近日,深圳妈湾港区80辆集卡车在北斗系统的有力支撑下,实现了全路程、全天候、全场区不间断连续准确定位,港区智能化建设取得新突破。 港区运输效率直接影响港口物流“最后一公里”的质量和效率,是智慧港建设的重要一环。 如何在封闭且工况复杂的港区内让数十辆集卡车精准定位、依令而动、动而优行,是码头自动化建设必须面对的难题。在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的指导与协调下,深圳妈湾港区会同北京国泰星云公司等技术支持单位合力攻关、研发论证,创新采用基于北斗导航、惯性导航的组合导航技术,有效解决因遮挡、差分链路干扰引起的卫星定位信号短暂失效或不稳问题,从而实现集卡车的连续稳定定位。 目前,整个系统主要由北斗基准站系统、内集卡北斗组合定位终端、码头可视化作业监控系统、中心数据服务系统、以及与其他应用系统的接口系统等共同实现,可以对港区内的集卡车自动进行任务分配、车辆优化配置、车箱自动匹配;对港区水平运输进行全过程实时监控;与港区内其他装卸机械与设备、人员、以及外来车辆等定位与作业数据整合后,可以通过大数据、人工智能技术对全场数据进行建模分析,为码头全场作业自动化提供必要支撑与保障。 据悉,本次应用的北斗组合定位终端,是基于国产芯片、针对码头作业场景自主研制而成,将北斗高精度板卡、三轴陀螺、加速度计等传感器集成一体,采用多传感器融合算法,集卡车定位精度可优于1米。 未来,该应用还将延伸应用到其他港区,与码头作业系统、机械设备系统连接,构建更大范围、码头全域全要素的可视化监控平台,助力我国智慧港口建设。
来源: 港口装卸机械
扫一扫关注我们